本报讯  1月21日晚,荷兰华人薯店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暨新年晚会在鹿特丹海洋乐园隆重举行,叶相福就任新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领事部秘书茹建春和袁春华出席,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季增斌、荷兰知名侨领、各大社团负责人、华侨华人代表,以及荷兰供应商、赞助商、友好人士等500余人参加,场面盛大,气氛热烈,共同见证薯店总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刻。

首届理事会会长吴仕芬作任内工作报告,他感谢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和兄弟社团的关心支持,所有理事和会员的共同努力,总会得以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吴仕芬回顾了上届理事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和荷兰公司联合举办活动;参与华人社团举办的多项活动;和供货商协商谈判,为会员争取利益;为会员提供学习机会;组织会员参加文娱活动,等等。 

吴仕芬祝贺叶相福当选新一届理事会会长,肯定他“工作任劳任怨,殚精竭虑”,他的当选是“众望所归”,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能为会员争取更多利益,薯店总会越办越好。 

卸任会长吴仕芬和新任会长叶相福举行了会印交接仪式。

叶相福是薯店总会创会人之一,并担任首届理事会副会长,他发表了就职演说,感谢各位理事的信任,“深感荣幸,同时又感到任重道远。”他说。叶相福表示,以吴仕芬为会长的首届理事会为薯店总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新一届理事会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多向其他社团学习,加强联系,促进沟通,多做公益事业;二、不忘初心,继续推动薯店事业,吸引更多会员加入;三、继续为会员争取各种优惠,组织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会员各项知识。“薯店总会会员们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一定能将薯店总会越办越好,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叶相福最后说。 

茹建春代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祝贺薯店总会新一届理事会就职,他肯定了薯店总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创会宗旨,联系团结在荷华人薯店,做好联谊与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正当权益,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旅荷侨界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荷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

“希望薯店总会在叶相福会长带领下,更加积极参与旅荷侨界各项建设,不断密切与荷兰各侨团之间的联系,在构建和谐侨社、关心支持祖籍国建设、促进中荷友好交往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茹建春说。 

季增斌致辞,代表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祝贺薯店总会新一届理事会就职,他肯定了薯店总会作为荷兰华人最年轻的社团,“有着一帮积极向上的年轻骨干,他们在中国和荷兰受过良好教育,为华人融入社会积极奉献。”

季增斌认为,薯店总会成立短短两年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包括联合薯店同行,把原本弱势的小企业变成强势行业组织,在与荷兰食品公司供应链中获得谈价主动权;积极参与兄弟侨团事务;在涉及祖籍国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组织活动,培养与下一代华人的感情等。“相信在叶相福会长的带领下,薯店总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季增斌最后说。 

薯店总会常务理事蔡勇宣布就职典礼开始。

活动由胡海琼和胡欧弟主持,金董策划。 

叶相福向常务理事、高级顾问等颁发聘书。

本次活动得到了多家荷兰餐饮供应商的赞助,Bidfood和Mora代表分别致辞,强调对华人薯店业主的重视,以及双方的良好合作。 

新年晚会从舞狮开始,袁春华秘书和薯店总会理事合唱《龙的传人》,本地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表演了太极、歌舞、古筝等节目,掌声热烈,高潮迭起,晚会在全体嘉宾的合唱《明天会更好》中圆满落幕。 

荷兰华人薯店总会于2017年1月16日在鹿特丹成立,宗旨是:团结同行,互相交流,推动行业互助,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和应有权利,为会员争取最大利益。 

薯条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在1680年源于比利时,1830年Kroket(可乐饼,一种起源于十六世纪法国的油炸食物)在荷兰出现,1905年荷兰引入薯条,1915年,荷兰第一家薯条店在乌特勒支开业,1932年发明投币小吃Automatiek,1954年,Frikandel(荷兰的传统小吃碎肉热狗)投入市场后,荷兰薯条店遍地开花。上世纪70年代,荷兰华人开始涉足薯条行业,90年代正式成为华人餐饮业的另种选择,2000年之后华人薯店蓬勃发展,目前已有近2000家。